《社會生活的變化》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PPT課件
一、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xiàn)
1、近代交通在中國的出現(xiàn)
1864年1月,徐壽和華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殼輪船“黃鵠”號,船長50余尺,時速40余里,是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
1876年,英國商人在中國修筑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淞滬鐵路。
1909年9月21日,中國最早的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員馮如,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飛機,首次飛行取得成功。
2、近代通訊在中國的出現(xiàn)
說 一 說
小故事:
慈禧太后酷愛照相,有專人為她攝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張照片。這些照片影像清晰,構圖講究,人物傳神,既有標準特寫照,又有日常生活照,還有化裝娛樂照。后來的末代皇帝溥儀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熱追求者,他們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 ... ...
二、文化生活的變遷
1、中國近代報刊、書籍出版業(yè)的興起
舉出下列各時期創(chuàng)辦的報紙名稱
維新變法運動時期 《萬國公報》(后改為《中外紀聞》 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辛亥革命時期 《民報》 宣傳民主革命思想
新文化運動時期 《新青年》、《每周評論》 宣傳民主、科學
... ... ...
社會風俗的變遷
一、剪發(fā)辮 易服飾
剪發(fā)辮有什么好處?
促進理發(fā)業(yè)、制帽業(yè)的發(fā)展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后,孫中山通令全國各地男子掀起簡便
二、禁纏足 倡女權
1、什么是纏足?
三寸金蓮
”始于五代南唐(公元937-975年)。當時五代李后主喜愛音樂和美色,他令寞娘用帛纏足,使腳纖小彎曲如新月狀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蓮花臺上跳舞,飄然如仙子凌波,故稱“三寸金蓮”。以后從宮內(nèi)到民間皆仿行,
2、什么時候開始禁纏足呢?
辛亥革命后,1912年,孫中山飭令各省勸禁纏足
三、 改稱謂 廢跪拜
1、廢稱謂:
時間:1912年3月
人物:孫中山
內(nèi)容:官員之間以“官職”相稱;民間以“先生”或“某君”相稱。
意義: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
2 、廢跪拜
民國成立后,專門制訂了“禮制”
意義:禮節(jié)上的尊卑觀念已為平等觀念所取代
... ... ...
社會習俗的變化
剪發(fā)辮 廢纏足 易服飾 變禮儀 改稱呼
從這些變化體現(xiàn)民國初年的社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趨勢?
課后作業(yè)
我國古代有領先世界的四大發(fā)明,那么為什么近代以后,許多發(fā)明都是西方傳進來的?
從中我們可能得出什么啟示?
關鍵詞: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教學課件,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課件,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PPT課件下載,社會生活的變化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