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PPT課件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屬陜西西安)人,因曾官江寧(今江蘇南京市)丞,故有一說為江寧人,世稱王江寧,是我國盛唐時代的著名詩人。開元十五年,登進士第,補校書郎。二十二年,中博學鴻詞科。后來外調做汜水尉,遷江寧丞,后來被貶為龍標尉,世人稱他為王江寧或王龍標。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起事,王避亂返鄉(xiāng),被刺使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的詩和高適、王之渙齊名,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其絕句成就尤高。風格清麗,氣魄雄渾,形象鮮活。明王世貞曾把其七言絕句與李白之作同列為“神品”。
... ... ...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烽火:又稱烽燧,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邊防線上隔一定距離修筑一座烽火臺,備薪草、狼糞等可燃物于其上,發(fā)現(xiàn)敵人入侵,一臺舉火報警,則臨臺亦相繼舉報,很快就可以傳告全線守軍。白晝報警則燃煙,稱為燔燧(fán suì),因常用薪草及狼糞,故又稱狼煙;夜晚則燃火,稱為烽。
海:這里指青海湖。
理解詩句含義?
戍邊的戰(zhàn)士在黃昏時分,獨自坐在邊城城樓上,守望者西邊的烽火臺。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羌笛: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器。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
關山月:樂府橫吹曲名,內容多寫戍邊生活。
無那:無奈。
金閨:古時稱年輕女子的居室為閨房,這里借指妻子。
理解詩句含義?
秋天的西風吹來,涼意襲人。又吹起了羌笛曲《關山月》,這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像家中的妻子在呼喚。
... ... ...
本詩第一句“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點明了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點,什么時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點明了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時令正值秋季,涼氣襲人,正是游子思親,思婦的季節(jié)。時間又逢黃昏,常常觸發(fā)人們思念在外的親人。
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征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
本詩的第二句“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寫出了作者正在做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再一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聽著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征人積郁在心中的思親情感再也控制不住,終于來了一次大爆發(fā)。
借寫思婦遠念的情感反襯出了將士、親人間的互相思念和戰(zhàn)爭給他們帶來的無奈與痛苦。
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 ... ...
整首詩通過描寫怎樣的景象,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從軍行》描寫了一格戍邊士兵在烽火臺聽見《關山月》的曲子,不由得想起了萬里之外閨中的妻子是怎樣苦苦的思念自己,于是愁緒縈懷,思情萬端,抒發(fā)了詩人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xiāng)之愁。
關鍵詞:從軍行教學課件,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件,三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從軍行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