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浣溪沙》古詩詞誦讀PPT免費下載,共23頁。
學習目標
1.學習并了解詩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習并了解詩、詞、曲等的體裁特點。
3.熟讀并背誦課文。
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詩人簡介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豪放派詞人代表。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散文與歐陽修合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合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主要作品:《江城子》《水調歌頭》《念奴嬌》《水龍吟》《赤壁賦》等。
課文背景
《浣溪沙》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蘄水清泉寺時所作,當時蘇軾因“烏臺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打擊,然而這詞卻在逆境中表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詩詞賞析
上闋寫了哪些景色?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huán)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仿佛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凈。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
上闋寫的景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作者選取幾種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繪出一幅明麗、清新的風景畫,令人心曠神怡,表現出詞人愛悅自然、執(zhí)著人生的情懷。
下闋詩人是怎么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的?
下闋迸發(fā)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
結尾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精神?
結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詩詞主旨
這首詞描寫了清泉寺幽雅的風光和環(huán)境,詞人即景抒懷,展現了自己不服老、豁達樂觀的性情。
... ... ...
關鍵詞:浣溪沙PPT課件免費下載,古詩詞誦讀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