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望岳》PPT精品免費課件,共14頁。
作者介紹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及社會動蕩、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杜詩的主要風格是沉郁頓挫。杜甫憂國憂民,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
代表詩作:“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等。
寫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次年開始了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北游河北、山東一帶,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
整體感知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詩歌名“望岳”,是登上泰山游覽的意思嗎?
不是。望,指在一定距離之外眺望。
因作者并沒有登上泰山,故本詩是其眺望泰山時有感而作。
詩歌鑒賞
泰山到底怎么樣呢?(它)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
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望著)層云生起,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
我終當?shù)巧咸┥降捻敺澹╊娚,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合作探究
1.詩題叫《望岳》,但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都是寫“望”字,并且角度有別。說說杜甫實際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2.思考:頷聯(lián)里“鐘”和“割”二字用得好在哪里?
“鐘”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大自然仿佛有靈性,將它的神奇秀麗景色全給了泰山,極言泰山景色之美。
“割”字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兩部分,形象地寫出了泰山之高,參天矗立,遮蔽天日。
3.孔子云:“ 登泰山而小天下 ”,林則徐也說過“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毛澤東更說過:“ 無限風光在險峰 ”。 結合這些句子,體會尾聯(lián)“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啟示?
這句不僅寫出了詩人不怕困難、勇于攀登泰山之頂,俯視一切的決心,表達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詩人落第而歸,卻發(fā)出凌云之志,也體現(xiàn)出他不畏艱難、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鼓勵我們:樹雄心立壯志,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一定能獲得更大勝利。
課堂小結
《望岳》中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體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難、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
... ... ...
關鍵詞:望岳PPT課件免費下載,古代詩歌五首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