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巨人貝多芬》PPT課件7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詞語,掌握“重荷、愁苦、深邃、巴望”等詞的讀音、詞義,并學會運用。
2、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了解音樂巨人貝多芬。
3、理解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了解貝多芬的內心世界,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1、學習作者通過肖像描寫展現(xiàn)人物個性特征,通過語言描寫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2、揣摩語言,理解貝多芬對待厄運的態(tài)度和感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人人爭做生活中的強者。
... ... ...
作者簡介
何為(1922— ),原名何敬業(yè),筆名曉芒、夏侯寵、夏奈蒂等,生于浙江定海,當代著名作家。歷任報紙記者、刊物編輯和電影文學編輯。1937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寫過詩歌、小說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從事散文的創(chuàng)作,著有《第二次考試》《織錦集》《臨窗集》等散文集。
讀準字音
重荷( ) 深邃( )
厭惡( ) 磐石( )
門檻( ) 下頦( )
躊躇( )
... ... ...
課文講解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
2、“客人”訪問貝多芬的過程中,其間寫了哪幾件事情?
“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3、找出關于貝多芬外貌描寫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反映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
身高五英尺左右,寬闊雙肩: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后面拖著失效的助聽器:經受著生活的窘迫和苦難的壓力,不拘小節(jié)。
... ... ...
品味語言
1、“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
這是一個比喻句,貝多芬的意思是說,一般人都以為他很可怕,不可理喻,很難接近,而“客人”竟然來拜訪他,女傭也未經他的允許就讓客人進門,他對他們的做法感到吃驚。
2、“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里發(fā)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
音樂是心靈的顫動,是天籟之音,樂器奏出的是演奏者的理解。美是自然的,自然的美是最高境界。貝多芬在這里強調“我心里發(fā)出的”,表明他極度的孤獨和無人企及的心靈震撼,從而也顯示出音樂社會性的特點。
3、“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聯(lián)系貝多芬耳聾后的心理來分析。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后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人在孤獨的時候需要放松,自然中的一切都會激發(fā)你的想象。
... ... ...
討論
1、說說你知道的關于苦難的例子。
2、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話深深觸動了你,你對這些話是怎樣理解的?
課堂小結
貝多芬的音樂地位和音樂成就無人能及,令人景仰。從一個平凡人的角度看貝多芬,我們更為他那敢于向不幸的命運抗爭而決不屈服、低頭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動。面對耳聾的巨大不幸沒有消沉,而是用他的心靈、熱情乃至全部的生命彈奏出一首首流傳千古的不朽的音樂之作,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的生命之歌。
課后作業(yè)
1、課外聆聽貝多芬的其他名曲,提高藝術修養(yǎng)。
2、課外閱讀《約翰·克利斯朵夫》。
關鍵詞: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課件,魯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音樂巨人貝多芬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