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PPT課件
白居易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人。中進士后任左拾遺,后被貶為江州司馬,晚年任杭州、蘇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職。他目擊當時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較接近勞動人民,了解他們的痛苦生活。他的詩歌反映現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文字通俗易懂,流傳較廣。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寫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該詩從側面反映出了作者離開朝廷后輕松暢快的心情。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 ...
詩歌朗讀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賞析
構思妙絕,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詩句中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也滲透了詩人自愿遠離朝廷后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
... ... ...
句解段析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詩人抓住了傍晚夕陽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不同的顏色,表現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絢爛景象。
這句詩的意思是:
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綠的,一半是鮮紅的。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詩人在這里把天上地上的兩種景象壓縮在詩里,通過對“露”和“月”的視覺形象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秋夜一派和諧寧靜的意境。
這句詩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這個夜晚是多么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
... ... ...
思考
1、把第一句中“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改為“照”,好不好?為什么?
答:不好。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
2、詩中哪些景物說明了時間的變化?
答:詩中殘陽、露、月說明了時間的變化。
3、從“可憐”一詞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 ...
想必大家意猶未盡吧。在這里向同學們推薦一些與明月有關的古詩。
李白《關山月》
蘇軾《中秋月》
李商隱《霜月》
白居易《江樓月》……
關鍵詞:暮江吟教學課件,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五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暮江吟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