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天凈沙·秋思》古代詩歌四首PPT課件,共12頁。
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1251—1321以后),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現(xiàn)在北京)人,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一生著有《漢宮秋》《青衫淚》《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guān)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
寫作背景
馬致遠在年輕時熱衷功名,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其政治抱負一直未能實現(xiàn)。 他半生都在漂泊無依中度過,也因此郁郁寡歡,困窘潦倒。在一次旅途中,時逢黃昏,靈感突襲,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譯文:枯藤(纏繞的)老樹上(棲集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坐落著幾戶人家,古道上一匹骨瘦如柴的馬迎著(蕭瑟的)秋風向前行走。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夕陽從西方落下,傷心斷腸的人(還遠)在天邊。
詩詞賞析
1.用自己的話描繪“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xiàn)的畫面。
深秋的黃昏,纏著枯藤的老樹上,烏鴉已經(jīng)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村舍里人們正準備著晚餐,炊煙裊裊�;臎龅墓诺郎�,西風勁吹,落葉紛飛,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牽著一匹瘦弱的老馬,在古道上孤零零地走著。
2.“小橋流水人家” 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在全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動靜結(jié)合。處于動態(tài)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tài)中的“小橋”“人家”相映襯,更顯出環(huán)境的幽靜,襯托出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思鄉(xiāng)之情。
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抒發(fā)了旅人怎樣的情感?
思鄉(xiāng)——面對昏鴉歸巢,小橋人家,孤獨的旅人愈加孤獨,思鄉(xiāng)之情也愈加強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卻遠離親人,浪跡天涯,漂泊在荒遠的他鄉(xiāng)。
文章主旨
作者運用白描手法,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的深秋晚景圖,寓情于景,真切地抒發(fā)了天涯游子的羈旅之愁和肝腸寸斷的念家思親之情。
... ... ...
關(guān)鍵詞:天凈沙秋思PPT課件免費下載,古代詩歌四首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