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免費下載(第1課時),共19頁。
課時目標
積累詞語,掌握“攢、拗、確鑿”等詞語的讀音。
了解《朝花夕拾》。(重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結(jié)構(gòu)。(重點)
童年如歌如畫,它像一支動聽的歌,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的歷程;它又像一幅美麗的畫,展示著人生的繽紛!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童年樂園,在你的樂園中總有一些事情讓你至今都記憶猶新……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們心中的無盡的寶藏,也是生命長河不竭的源泉。
走近作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1918年,他在《新青年》雜志上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diào)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探尋背景
本文是一篇寫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憶性散文,當時魯迅被反動派列入通緝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單,魯迅難以公開和反動勢力進行斗爭,被迫于1926年離開北京。魯迅到廈門大學時正值暑假,學生還沒開學,就寫下了這篇散文,后來收入到《朝花夕拾》散文集中。
文體知識
本文文體屬于散文。
散文屬于記敘文體,是與小說、詩歌、戲劇并稱的文學體裁。
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初讀感知
1.讀標題,找信息
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答案 文題出現(xiàn)兩處地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學習的場所。作者用“從……到……”的詞語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課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反映了作者從童年的游戲、玩耍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2.讀正文,初思考
(1)為什么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到底有什么樂趣?
答案 在百草園中,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動物組成了有趣的活動,“我”可以干有趣的事情,聽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2)童年時候的“我”對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態(tài)度?
答案 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diào)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小 結(jié)
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同時對封建教育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做出了批判。
... ... ...
關(guān)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