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時間的腳印》PPT教學課件(第1課時),共22頁。
時間是一個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來人們談論的一個熱門話題。在不同人的眼里,它有不同的含義。那么,在地質科普作家的眼里,時間又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龍的《時間的腳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
學習目標
1.熟記“撣”“礫”“麓”“壑”,“龜裂”的“龜”等字的讀音;熟記“帷幕”“腐蝕”等字的字形;理解成語“海枯石爛”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明確文章的說明方法。(重點)
3.品味文章生動有趣的語言,學習本文的寫法。(難點)
4.激發(fā)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學精神。(素養(yǎng))
作者介紹
陶世龍,1929年出生于四川安岳。1948年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中國著名科普作家。1949年開始寫作普及地質礦物知識的文章,之后陸續(xù)發(fā)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數(shù)百篇,部分結集《揭開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畫像》和《時間的腳印》出版。
整體感知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紹巖石記錄時間的奇異功能,說明認識巖石這一奇異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文章根據(jù)大量的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為什么巖石能記錄時間,巖石怎樣記錄時間,巖石記錄時間的意義等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
精讀細研
文章主要介紹巖石記錄時間的奇特功能,為什么開頭要引用高士其的小詩?
一方面把時間擬人化,與主題照應;另一方面,通過引用,由生活時間引入地質時間,更切合讀者生活實際,吸引讀者。
巖石從被破壞到生成新的巖石,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
巖石的厚度及生成順序記下了時間的蹤跡,這是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一種方式。
作者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來說明巖石被破壞而逐漸成為泥沙的過程呢?
為下文說明巖石的生成打基礎、做鋪墊。沒有“老”的巖石不斷地被破壞,就沒有“新”的巖石不斷地生成,這是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體現(xiàn)。因此,這些內容使人們對說明對象的了解更具體、更全面。
巖石記錄時間的第二種方式是它保存了許多的歷史痕跡。思考:巖石是怎樣記錄下時間的腳印的?
巖石結構——反映地殼的活動
石頭顏色——反映遠古的氣候
生物化石——反映歷史的發(fā)展
巖石保存了哪些歷史的痕跡?
1.巖石記錄了地殼的活動;
2.巖石記錄了氣候的變化;
3.巖石記錄了古代生物狀況;
4.巖石記錄了地球歷史的發(fā)展過程;
5.巖石記錄了自然界轉瞬即逝的活動。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巖石有了新的認識。那么,了解這些內容對現(xiàn)實生活有什么意義?
“當然,讀懂這些記錄要比認識甲骨文、鐘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難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難,我們總有辦法來讀懂它。而在讀懂以后,不僅使我們增加了知識,而且還非常有助于我們去找尋地下的寶藏。例如,“寒武紀”以前形成的古老陸塊內藏有許多鐵礦,“石炭紀”時期又造成了許多煤礦。如果我們熟悉了這些石頭的歷史,便有可能踏著歷史的腳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寶庫。”
總結:說明巖石記錄時間的意義,在于幫助人們認識地球的發(fā)展過程,增長知識;還在于幫助我們找尋地下的寶藏,為人類造福。
... ... ...
關鍵詞:時間的腳印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