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PPT課件下載
第一部分內容:學習目標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欣賞文中的描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悠閑、超逸的心境。
3.體會文中起伏的情感,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深入探究“閑人”的內蘊。
... ... ...
記承天寺夜游PPT,第二部分內容:走近作者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為“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79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
蘇軾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
【代表作】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 ... ...
記承天寺夜游PPT,第三部分內容:寫作背景
元豐二年蘇軾因對新法持有不同意見,被網羅罪名,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官銜上還加了“本州安置” 字樣,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離安置所,實際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黃州的困苦境遇中寫的。
相關介紹
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黃岡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禪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其規(guī)模僅次于開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門橫匾上有金光閃爍的“月臺”兩字,故又名月臺寺。
... ... ...
記承天寺夜游PPT,第四部分內容: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讀準節(jié)奏、讀出感情。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再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翻譯。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這時月光照進門戶(十分優(yōu)美),我高興地起來走出戶外。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灑滿庭院,如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 ... ...
記承天寺夜游PPT,第五部分內容:細讀感悟
作者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貶,心情郁悶、孤獨;
二是因為月色很美。
找出本文寫景的句子,說說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1)“庭下如積水空明”
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感。
(2)“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
文中多處語句體現出了蘇軾與張懷民的友誼深厚,試找出一句做簡要賞析。
如“念無與為樂者……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面對美景,只有張懷民可以共樂,而張懷民也沒有睡覺,表現了兩個人心有靈犀,友情深厚。
... ... ...
記承天寺夜游PPT,第六部分內容:寫法探究
1.言約義豐。
本文先記敘夜游的經過,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原因、結果各種要素齊備,行文波瀾起伏,扣人心弦,接著是出色的描寫;最后抒情結束,抒情中含有議論,記敘文的幾種表達方法全部用上。
2.善抓特征,虛實相生。
本文抓住月光晶瑩與清涼的特點,以“積水空明”作比,而本體月光沒有出現,化實為虛,后又以“藻、荇交橫”這個喻體豐富前一個喻體“積水空明”,是化虛為實。虛實相生,別具匠心。
3.語言清麗含蓄。
本文中一個仿佛不經意的詞——“閑人”,卻飽含著作者對屢受打擊、頻遭貶謫的苦痛的控訴和對當政者的揶揄,還兼有對自己苦悶的排遣。
... ... ...
記承天寺夜游PPT,第七部分內容:課堂小結
課文通過對庭院中澄澈透明的美妙月光的描繪,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隨堂練習
請同學們也來寫一段景色描寫,不要直接出現寫自己心情的詞語,但要能夠讓讀者通過閱讀你的描寫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悶的等等,要體現“一切景語皆情語”。
關鍵詞:鄂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記承天寺夜游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