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社戲》PPT教學課件下載(第1課時),共23頁。
學習目標
1.識記有關(guān)魯迅的文學常識,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重點)
2.領(lǐng)悟魯迅作品的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特點;理解文中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把握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難點)
3.感受當?shù)卮緲恪⒑湍、善良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培養(yǎng)淳樸善良、有愛無私的品質(zhì)。(素養(yǎng))
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fā)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代表作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朝花夕拾》《野草》《墳》《熱風》《華蓋集》《二心集》《且介亭雜文》等。
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吶喊》!秴群啊肥珍浟唆斞1918—1922年間所作的短篇小說,包含《狂人日記》《明天》《孔乙己》《藥》《阿Q正傳》《故鄉(xiāng)》等14篇。這部作品真實地描繪了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tǒng)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xiàn)出作者對民族生存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愿望。
了解社戲
“社戲”,指舊時某些地區(qū)農(nóng)村中迎神賽會時演出的戲。一般在廟里戲臺上演出,也有露天搭臺演出的。南宋詩人陸游就曾描寫過社戲熱鬧的情景:“太平處處是優(yōu)場,社日兒童喜欲狂。”在紹興,“社”指一種居住區(qū)域,“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guī)戲”。
精讀細研
盼社戲
作者為什么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①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可以自由快樂地生活。
②作為客人,得到優(yōu)待,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著“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③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并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看社戲
看戲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來是如何解決的?“我”的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我”看社戲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如何得知的?
“消夏”“掃墓完畢之后”“羅漢豆成熟”“兩岸的豆麥”,寫的是春末夏初時的景物。
在作者筆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戲好看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①想看鐵頭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卻沒翻。
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是等了許多時都不見。
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終于出臺了”,并不停地唱著。
④文中孩子們“喃喃的罵”“不住的吁氣”“打起呵欠來”等。
憶社戲
六一公公對自家羅漢豆被偷這件事有怎樣的反應?
剛開始怪孩子們踏壞了不少,得知是請客人吃,說是應該的,還送了很多羅漢豆到“我”家里。
那晚的社戲,在“我”的記憶中是怎樣的?
“好豆”“好戲”。
... ... ...
關(guān)鍵詞:社戲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