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勉旃堅還亡友財》PPT課件
課時目標
1、了解作者及《 清稗類鈔 》。
2、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感悟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4、通過本課學習,逐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作者介紹
徐珂(1869—1928)字仲可,浙江杭州人。光緒舉人,后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參加過“公車上書”活動,曾為南社成員,為《辭源》編輯之一。著述甚多,有《清稗類鈔》等十余種著作。
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清稗(bài)類鈔•敬信》《清稗類鈔》是一套筆記集,是清末民初徐珂編撰的關于清代掌故遺聞的匯編,總共四十八冊,分時令、地理、外交、風俗、工藝、文學等九十二類,約一萬三千五百余條。采錄數(shù)百種清人筆記,并參考報章記載而成,對于研究清代社會歷史,很有參考價值
... ... ...
朗讀課文
1、把握朗讀節(jié)奏。
2、注意朗讀語氣。
解釋文言字詞
亡友:死去的 敦風義:重視
寄之:寄存,存放 立券:票據(jù),憑證
亡何:不久 愕然:驚訝
未嘗語我:告訴 致之:送還,歸還
蔡璘,字勉旃,吳縣人。重諾責,敦風義。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歸之。愕然不受,曰:“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卒輦而致之。
... ... ...
剖析重點文言句
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
(1)友人之子當時是什么表情?
驚奇、詫異的神情
(2)“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這句話是什么語氣?他為什么不相信這是事實?
反問語氣。
父親未有遺囑,家中又無字據(jù)。
(3)“父未嘗語”是何原因?
父親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為他特別講信用“重諾責”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
(1)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義
表現(xiàn)了他以誠待人,講究信用。
(2)從“券在心,不在紙”這一點看,蔡勉旃這個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至信至誠,守信重諾
... ... ...
問題探究
1、“券在心,不在紙”的含義,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道理?
明確:信守諾言重在內心和行動,而不在口頭上或紙上,它告訴我們做人要時刻守誠信。
2、在當今社會,你贊不贊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明確:在當代的法制社會,還是“立券”為好,以免產(chǎn)生糾紛,憑據(jù)在手也可避免消除邪念產(chǎn)生。
作業(yè):
1.抄寫、翻譯、背誦課文。
2.掌握文中的重點詞語。
3.完成本課課時設計。
關鍵詞: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教學課件,語文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蔡勉旃堅還亡友財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