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回延安》PPT免費課件(第2課時),共25頁。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詩歌的前三章,感受到了“信天游”自由奔放的節(jié)奏感,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后兩章,感受作者的深厚情感。
精讀細研
第四章的中心句是哪句?
“母親延安換新衣”
詩人是怎樣圍繞這一中心展開描寫的?
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
頭頂著藍天大明鏡,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明變化大,看也看不過來。
過渡句,承上啟下,寫出了延安城在詩人心中鮮明生動的形象。
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虹;
一盞盞電燈亮又明,一排排綠樹迎春風……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
運用排比和疊詞,富有陜北方言的特色,突出延安城一派整齊優(yōu)美、興旺發(fā)達的景象。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給人鮮明可愛的印象。
合作探究
如果把題目“回延安”改成“去延安”或“到延安”,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回”字作為全詩的詩眼,說明作者猶如一個遠離家鄉(xiāng)、久別母親的孩子回到家鄉(xiāng),回到母親的懷抱。表達出作者與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經歷和特殊的感情,也展現了作者對延安的熱愛和贊頌,如果改為“去”或“到”則沒有這樣的效果。
作者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來寫這首詩有什么好處?
第一,抒情性強。
第二,描寫陜北農村生活場景,富有地域特色。
第三,語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點,讓詩作仿佛有口頭傳唱的意味。
詩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詞語,描摹了當地的生活細節(jié)和場景。試找出幾處,感受陜北的地域風俗。
“幾回回”“一口口”“幾輩輩”是陜西方言,表示數量多。“樹根根”“羊羔羔”“白生生”等,都是陜北“信天游”式的言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白羊肚手巾紅腰帶”“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米酒油饃木炭火”“白生生的窗紙紅窗花”等都是打上延安烙印的景象,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
概括主題
《回延安》是一首以陜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寫成的新詩。詩人以飽滿的激情,回憶延安的戰(zhàn)斗生活,贊頌延安的巨變,展望延安的未來,表現了作者思念母親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發(fā)了心中對母親延安的眷戀。
寫作特色
比興、夸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每節(jié)的第一句話常用“比”或“興”,目的是引出第二句話的內容,如“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yǎng)活我長大”,第一句話以“比”開頭,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話中“我”的成長,目的是說明延安母親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同時也寫出了“我”對延安母親的眷戀之情。詩中“雙手摟定寶塔山”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傳神地寫出了詩人對延安的熱切思念;“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則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極言親人重逢時話語之多。
鮮明的地方色彩。
詩中的棗園、窯洞、寶塔山、糜子等事物都帶有延安的色彩;“登時”“莫要”“幾根根”等,取自陜北方言。詩歌表達的是對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詩中景物的描寫、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詩的遣詞造句,都帶有鮮明的地方色彩,使詩的內容與形式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
... ... ...
關鍵詞:回延安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