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賣炭翁》PPT優(yōu)質教學課件,共35頁。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早年家境貧困,頗歷艱辛。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除諷喻詩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有《白氏長慶集》。
什么是炭
木炭是木材或木質原料經過不完全燃燒,或者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所殘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體燃料。
整體感知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有一個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也像炭一樣黑。賣炭得到的錢做什么用?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賤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軋著冰凍的車轍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的道路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來的人是誰?是皇宮內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的手下。他們手里拿著文書,嘴里說是奉皇帝的命令,掉轉車頭,吆喝著趕著牛朝皇宮走去。一車炭,一千多斤,他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舍不得(它),卻也沒有辦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
詩歌主要講了什么故事?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賣炭翁》講述了一個宦官及其爪牙強奪百姓財物的故事:賣炭老人含辛茹苦燒出來的一車炭,被宦官及其爪牙以極低的價錢奪走。
鞭撻了“宮市”的罪惡和統(tǒng)治者的殘暴,揭露了黑暗腐朽的社會現(xiàn)實。
精讀細研
詩歌塑造了“賣炭翁”和“宮使”兩個人物形象。分別找出描寫這兩個人物的句子,分析其形象特點。
著重從顏色上加以點染,“滿面塵灰”指臉上的顏色,“蒼蒼”指耳邊鬢發(fā)的顏色。“煙火色”“十指黑”說明燒炭十分艱辛。生動地刻畫了一位年邁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xiàn)了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來之不易。
“衣正單”按常理來說應該盼望天氣暖和,可老人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這是因為老人清楚地知道:只有天氣寒冷,炭的價格才能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些,他寧愿自己受凍。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寫出了賣炭老人的悲慘處境。“可憐”二字,傾注著詩人深深的同情。
合作探究
《賣炭翁》則直接將目光投向了底層的勞動人民,賣炭翁就是千千萬萬底層勞動人民的代表,賣炭翁的故事本身就已經足以令人動容,任何議論和直接抒情都是多余的。詩人幾乎不露聲色地平靜地講述了整個故事,讓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反而更含蓄,更有余味,更令人深思和感憤。
概括主題
《賣炭翁》是一首敘事詩。詩人記敘了賣炭翁燒炭、賣炭及炭被掠奪的經過,揭露了“宮市”的掠奪本質,反映了中唐以后統(tǒng)治階層剝削、壓迫人民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賣炭翁的命運是悲慘的,這是因為他所處的社會本身就是黑暗的。而我們坐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不用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為我們趕上了好時代,處在新社會。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用行動來回饋社會。
在表現(xiàn)手法上靈活地運用了陪襯和反襯。
詩以“滿面塵灰煙火色”突出其“伐薪燒炭”的艱辛,以“兩鬢蒼蒼”突出賣炭翁的年邁,再加上開頭荒涼險惡的南山做陪襯,賣炭翁的命運更能激起人們的同情,反襯出賣炭翁希望之火的熾烈:賣炭得錢,買衣買食。賣炭翁“衣正單”,再以夜來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轍”做陪襯,使人更感受到賣炭翁的“可憐”。接下來,“牛困人饑”和“翩翩兩騎”的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統(tǒng)治者境遇的懸殊。“一車炭,千余斤”和“半匹紅紗一丈綾”的對比,反襯出宮使掠奪的殘酷。就全詩來說,前面表現(xiàn)賣炭翁希望之火的熾烈,正是為了反襯后面希望化為泡影的可悲可痛。
... ... ...
關鍵詞:賣炭翁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